每年的夏季都会是台风肆虐的时期。还记得2018年的台风“山竹”吗?最大风力达到14级以上,过境时造成超过5个省份300多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52亿元。
台风过境时掀起的波涛大浪
还有台风“海燕”、台风“鲇鱼”和台风“云娜”等等每一个都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灾难,经济损失不计其数,为啥这些台风听起来很温柔,但却带来很大的破坏?其实原因也很简单:世界气象组织(WMO)的成员国在提交台风名称时都希望每一次的台风都是如同名字一样温柔,可惜事与愿违。
台风取名由来
在很早之前,台风的取名并不是统一的,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叫法。随着网络的开放这种不统一的命名给各国之间交换气象数据带来了严重的阻碍。
对于台风的命名始于20世纪初,当时澳大利亚的一位气象学家将这些台风命名成自己讨厌的政治家的名字,从此就开启了台风命名的浪潮。
1945年,美国海军的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正式开始对台风命名,其命名规则就是以女人的名字命名,后来被一些女权组织反对,则选用“一男一女”往复交替命名,延续了大概50多年时间。直到2000年后,日本气象厅东京台风中心开始负责台风的命名,基本上规定了台风命名的规则。
1934年室户台风
举个例子:2018年侵袭中国的台风山竹,国际通用叫法1822,其含义就是18年第22号台风,每一次的台风都拥有自己的英文名,然后各国可以根据英文名翻译成自己国家的语言。
在1997年的世界气象组织的台风年度大会上通过了一直沿用到现在的台风命名表,这个表中共有140个台风名称供选择。这140个是由14个国家或者地区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上报10个名称,不过由于大多数国家都是亚太地区所以上报的名称都是极具亚洲特色的。比如,2006年台风榴莲、
2019年6月12日至今使用的台风命名表
从以上台风命名表中可以看出目前正在肆虐我国的台风查帕卡(2105)和烟花(2106)都是第四列,也就是说现在台风命名表已经顺延到第四列了。
有的台风名称听起来很温柔,但破坏力很强,为什么?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个等级,所以台风也是热带气旋的一种。其实台风并不是唯一的,在美洲则称之为飓风,这两个都是同等意义。
热带气旋等级
2018年强台风山竹在广东登陆,中心风力达到14级属于强台风级,短时间内造成了300多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到52亿元。
2015年强台风彩虹登陆广东,中心风力达到16级,是1945年以来登陆中国最大的台风,造成东南五省数百万人受灾,经济损失达220亿元。
2004年强台风云娜登陆浙江,中心风力达到15级,短短13个小时就造成了浙江117人死亡,经济损失达181亿元,是1956年以来登陆我国最大的台风。
2004年台风云娜
这些个台风的听起来非常温柔甚至是浪漫,但它们却是凶狠的破坏王。其实当时在提交这些台风名称的时候只是希望被命名的热带气旋破坏力小一点,算是一种祈祷。可是事与愿违,有很多这样子的台风名称已经被剔除掉了,比如温比亚和山竹。
台风的名称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每一届的台风协会都会审议通过新的名称和提名被废除的名称,然后按照排名表依次往下排序。
此次烟花和查帕卡双台风形成的原因?
这两天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双台风烟花和查帕卡了。其实双台风在之前就有出现过,比如苏拉和达维。
双台风查帕卡和烟花
其实双台风就是在不小于20纬距的两个热带气旋相互影响并且其轨迹变得很难预报。而且双台风的存在对于登陆地区的影响也会变得难以预测。
双台风效应(又称藤原效应)是指两个台风靠近时,它们将绕着相连的轴线成环状,且互相作反时针方向旋转,旋转中心与位置依两个台风相对质量及台风环流之强度来决定。
而此次烟花的等级要高于查帕卡,而且查帕卡在登陆后中心风力衰减,查帕卡的残存云系会在双台风的效应下融入到烟花云系中。
郑州暴雨
目前郑州的暴雨也是在副热带高压和台风”烟花“的影响下,才导致暴雨连绵不断,这次要不是烟花输送水汽,郑州也不会受重灾。
双台风气流
台风的危害:第一、暴雨危害。台风携带了大量的水汽,会在登陆地区形成大暴雨,造成很多次生灾害。第二、风力危害。台风过境时本身的风力会造成登陆地的基础设施损毁,电力、通讯中断。第三、风暴潮。在沿海地区掀起3-4米高的巨浪,对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危害。
本文内容来自网友供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非盈利且无偿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如有文章有不实信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发送邮件至 cfseo1997@163.com 反馈核实,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obobolive.com/2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