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达古代战争攻略图文(战神斯巴达之魂攻略全流程图)

西方现代文明公认的起源是古希腊罗马文明,由于更早的米诺斯文明以及迈锡尼文明已不可考,本系列文章便从公元前8世纪的希腊时期开始,为您讲述西方古代战争是在何种条件如何进行的。

希腊文明地处爱琴海,现代所说的古希腊文明大多是指黑暗时代(即荷马时代)之后约公元前八百年左右开始兴起的由多个城邦制国家组成的文明体。其中以斯巴达城邦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和以雅典城邦为首的提洛同盟最为强大,雅典城邦的成就主要在于政治改革、文化思想以及经济、生产的发展,而斯巴达城邦则是将战争的艺术发展到那个时代的顶峰。

e83d92c1d33243d4b16b7d2b54971b36noop.image_

斯巴达城邦旗帜印记

f21dca3c3538494394c9eceeebbb459enoop.image_

雅典城邦旗帜印记

希腊人的军事系统是从原始而简单的双方手持武器互相冲锋发展到投射武器兵种以及骑兵兵种的多兵种结合的复杂程度,研究希腊人的军事系统对于了解整个西方古代军事战争情况有着极大的帮助。

分析军事行动离不开三大主体,即:战略、战术、后勤。其中战术直接作用于战斗本身,包括士兵的武器构成、使用方法和战场即时调整(即战场的机动);后勤则是指对于参与作战的人员本身和作战行动提供支援,包括武器、食物、服装、防护器具甚至兵员、马匹和海军用船只的补给;而战略则是综合考虑战术和后勤,来决定大方向上的军事目标及达成方式。

纯粹近战步兵的战斗

人类最早的冲突方式是以简单的自然工具——粗壮结实的树枝、石块进行争斗,在必要时则是会以肢体冲突的方式进行,这种冲突造成的伤亡往往很小,胜负也多半看哪一方人员数量更多。而在金属资源被开发出来后,屠杀的效率便被大大提升,人类的血肉之躯在金属制成的武器面前并不比一块破布更加结实,这一时期战斗的胜负关键要看哪一方对于武器的运用更加熟练,毕竟金属制成的武器在砍向敌人和误伤己方时的杀伤力是没有区别的。再往后,为了减少人员的伤亡,利用金属或其他坚硬材质所制成的盾牌、护甲应运而生,在装备了完整的由长武器长矛、短武器刀剑以及盾牌、护甲所组成的装备系统后,原始的作战方式开始渐渐向系统化的军事作战过渡,第一阶段便是纯粹的由近战步兵构成的军队之间的战斗。

4f403258915846d499b43c25b477da20noop.image_

斯巴达持矛步兵经典形象

在这个阶段,最为耀眼的便是重装步兵。何为重装步兵?重装步兵有别于一般只持有单一武器和基础护甲的普通士兵,他们往往是全身披甲,由金属制成的盾牌、头盔、护胸甲以及各种各样的防护装备完整的保护身体的各个部位,并且配有了中长距离进攻的长矛和近距离作战的刀剑。这样装备完善的战士虽然由于沉重的护甲难以进行敏捷的动作,然而在战场中,面对破甲功能低下的普通刀剑,重装步兵可以一直作战到耗尽最后一丝力气而毫发无损。重装步兵的选拔也往往在身材壮实的成年男性中进行,在重装步兵出现的战场上往往可以看到,多名轻步兵围绕着单个重装步兵从多个方向发起进攻却没有办法对重装步兵造成有效伤害,而重装步兵只需要挥动武器,便可以对轻步兵造成沉重的打击。

637495db1b0f4c12bbc2001b8b7f8e05noop.image_

希腊士兵装备图解

重装步兵的优势很快引起所有势力的重视,纷纷打造了属于自己城邦的重装士兵部队。重装士兵由于其完备的武器装备系统和运用这些武器装备所需要的锻炼和体格决定了他们是唯一具有专业属性的军队,即完全脱产人员。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公元前,想要填饱肚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名完全脱产的士兵往往需要十到二十人才能够供养的起,重装步兵们往往出身于条件较好的家庭,他们自备一定的武器装备,尤其是护甲,参加城邦军队的集体训练,并努力保持良好的身体条件。而其他辅助性士兵(也称民兵)则是由农夫、工匠、商人们组成,他们往往不参与直接战斗,大多情况下专门服务于重装步兵即职业军队。

在重装步兵的拼杀进行一段时间后,人们发现,单纯面对一个方向的敌人要比面对多个方向的敌人来的简单的多,这个道理是在无数次战斗中用鲜血总结出来的。士兵们开始渐渐自发的集结在一起,组成了最为基础的阵型,在集体阵型中,敌方士兵无法对己方士兵形成有效的包围进行以多打少,己方士兵可以较为安全的面对单一方向的敌人进行作战。

d359961d34b24c9998a15524818bfae9noop.image_

影视作品中的希腊重装士兵方阵

士兵们自发集结成阵型的现象引起了一些头脑灵活的人的注意,他们发现如果士兵们集结的阵型过于密集,便会导致在进攻时没有足够的挥舞武器的空间,也就是说,密集而狭窄的空间会让士兵们挥舞武器的距离缩短,无法达到较高的加速度造成有效的伤害。在经过仔细观察和多次试验训练之后,这些头脑灵活的人试着指挥士兵们排成具有一定左右空档的列队,在列队厮杀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些人便成为了最初的指挥官。

2ff861d81bf24e1f990779cfc043c562noop.image_

斯巴达重装方阵示意图

随着指挥官们对士兵队列阵型的不断观察、研究,他们发现士兵们在列队进攻时如果没有顶住第一波攻击,往往会与后排的士兵拥挤在一起,后排的士兵得不到发挥空间,那么便造成了双方交战时只有第一排士兵在真正作战的尴尬局面。他们便学着将士兵们的列队进行二次调整,组成了同时具有左右空档与前后纵深的方阵。然而对于组成方阵在实战中所能发挥出的效果,指挥官们持两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认为方阵中后排的士兵可以给予前排士兵更为强大的冲击力来冲破敌方方阵,并且后排士兵可以源源不断的替换掉前排中伤亡或疲惫的士兵,并且在心理上可以带来士气的提升;而第二种则认为,实际作战时只有前排的士兵参与了直接战斗,后排士兵仅仅提供了支援的可能性,并不能发挥出更多作用,反而在推挤中会存在打乱前排阵型的可能。至于统帅兼历史学家色诺芬有过疑问:”当一个方队的纵深过大,以致于人们所持的武器不能触及敌人时,那么你想,他们能对敌人造成什么伤害而对自己人又有什么益处呢?“(原文引用)

作者语:而在同时期的东方,中华大地正处于周王朝王室衰微,群雄并起的春秋时代,此时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已经有明确的历史记载关于复杂的战阵和多样化兵种的相互配合与克制的战例,可以说在这一时期的战争认知上,西方人远远落后于中华。

指挥官们在对于战阵在实战中所发挥作用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不断的思考,渐渐发展出大纵深队形的战阵以期提升前排士兵的冲击力,如此广阔的打击面和防守面确实给战阵的作战方式带来了很大的改变。指挥官们还进一步发展出了对于作战战场地形的利用方法,希腊的地形多为山地,人们很直观的发现,从高处往下冲锋所具有的冲击力远远地高于从地处往上攀爬的冲击力。于是指挥官们在作为防御方时,经常会选择在高处进行防守,迫使进攻的敌人不得不进行攀爬作战。但是由于攻守优劣势差距过大,以致于进攻方的敌人会做出拒绝正面交战转而去破坏防守方的据地例如村庄、农田等,最后大家不得不妥协一致决定在平原地带进行作战。

在战阵的使用方面,斯巴达人作为希腊诸多城邦战斗力的代表,率先开发出”临阵变阵”的作战方式:斯巴达人的指挥官通过观察发现,重装步兵在列阵作战时,由于士兵们左手持盾,右手持剑,左手处巨大的盾牌将会给其左侧士兵的右方位提供掩护,士兵们在作战时本能的发现如果向右运动将会避免大多数的意外伤害,因此士兵们的行进路线并非笔直前行,而是会出现向右偏移的倾向。这样一来,对立双方的方阵经常会出现己方右翼偏向、防御周密的部分与敌方左翼偏向、防御微弱的部分相撞,并在此部分获得胜利,斯巴达人的指挥官利用这一现象,在前行时会将方阵的右翼部队进行水平右移然后左转,向敌方阵型没有防护的侧翼发起进攻,从而获得胜利。斯巴达人运用最简单、极为有限的战阵调动,实现了战争中方阵的基本机动战术,这一战术随着指挥官们不断演练,最终形成了在战斗来临之际,士兵们列阵完毕后,右侧部分经过特殊训练的士兵会进行分离动作,集体面朝右方行军,与方阵主力保持一定距离的同时遥相呼应,短距离行进后,在合适的位置再次进行左转向行军,直到这支分队位置平行于敌人方阵,随后这部分士兵便会进行最后的整队,维持阵型做最后的左转向行军,直至与敌人方阵毫无防护的侧击发生战斗。这个简陋至极的”斯巴达方阵”便是日后赫赫有名的”马其顿方阵”的最初原型。

38c9e82d7f2a4881945d7ad0c72e855bnoop.image_

本文内容来自网友供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非盈利且无偿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如有文章有不实信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发送邮件至 cfseo1997@163.com 反馈核实,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obobolive.com/406214.html

(0)
上一篇 2023年12月28日 11:35:33
下一篇 2023年12月28日 11:38:50

相关推荐